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0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九卷目錄

 順德府部彙考一

  順德府建置沿革考

  順德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順德府星野考

  順德府川山考上

職方典第一百九卷

順德府部彙考一[编辑]

順德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编辑]

本府

《禹貢》冀州之域。周為邢侯國,後分屬晉。戰國屬趙。秦置信都縣,屬鉅鹿郡。項羽改襄國。漢置鉅鹿、常山二郡,又為趙國、廣平國。晉時為石勒所據,石虎改置襄國郡。後魏改為襄國縣。後周仍於縣立郡。隋開皇初,廢郡,以縣屬洛州。開皇初,置邢州。大業初,復置襄國郡。唐武德元年,為邢州,置總管府。天寶初,改為鉅鹿郡。乾元初,復為邢州,又為魏州,為趙州。五代梁為保義軍。後唐改安國軍。宋宣和四年,改信德府。建炎二年,城陷於金。金置邢州、安國軍。元初,置元帥府,尋改安撫司。中統初,陞順德府。至元初,改為順德路,置總管府。明洪武元年,改為順德府,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元年,直隸京師。

皇清因之,領縣九:

邢臺縣:附郭。

商祖乙之都;周邢侯之國。戰國屬趙,名為信都。秦置信都縣,屬鉅鹿郡。西楚改鉅鹿為襄國。漢改名,趙以襄國為屬邑,東漢仍之。三國魏晉俱仍名襄國,屬廣平郡。後趙據襄國,改縣為郡。南北朝後魏改襄國郡為襄國縣,屬北廣平郡。後周改襄國縣為龍岡縣,屬南和郡。隋仍名龍岡縣,屬襄國郡。唐以龍岡縣屬邢州鉅鹿郡。宋置信德府龍岡縣,卒未改。元改龍岡縣為邢臺縣,屬順德路。明改順德路為府,縣乃屬焉。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三里。

沙河縣

周,邢國之屬地。春秋末,三家分晉為趙食邑。戰國仍屬趙。秦信都縣地,屬鉅鹿郡。漢襄國縣地,屬趙國。隋分龍岡縣南境置沙河縣,屬襄國郡。唐初改縣為溫州,後廢復名縣,屬邢州鉅鹿郡。宋為沙河縣,屬信德府。元仍縣名,屬順德路。明仍縣名,改順德路為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六里。

南和縣

漢赤縣,屬廣平國。《水經注》云「北有和城。」 是也。東漢為和戎,屬鉅鹿郡。晉仍縣名,屬廣平郡。南北朝周置南和郡,尋廢郡為縣。隋屬洛州,尋改屬邢州,又屬襄國郡。唐仍縣名,屬邢州鉅鹿郡。宋改為豐川,屬邢州。元改為和陽縣,屬順德路。明改為南和縣,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七里。

平鄉縣

周春秋時屬晉,名「南䜌。」 三家分晉,隸於趙。秦屬鉅鹿郡。漢為癭陶縣,屬鉅鹿郡。東漢為平鄉縣,屬廣平國,「平鄉」 之名始此。晉仍縣名,屬鉅鹿國。隋仍縣名,屬邢州,又屬襄國郡。唐仍縣名,屬邢州鉅鹿郡。元仍縣名,隸順德路。明仍縣名,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廣宗縣

漢堂陽縣,屬鉅鹿郡。東漢分堂陽縣地為廣宗縣,仍屬鉅鹿郡。三國魏仍名堂陽,屬廣平郡。晉仍名堂陽,屬安平國。南北朝後魏仍縣名,屬清河郡。隋改為宗城縣,屬清河郡。唐仍縣名,屬宗州。州廢,以縣屬貝州,後復改為廣宗縣,屬魏州。宋縣屬大名府。金興,復改為宗城縣,屬洛州。元復為廣宗縣,後省入平鄉縣,尋復置,屬順德路。明仍縣名,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鉅鹿縣

周屬邢國。《春秋》衛侯燬滅邢,地歸於衛。戰國入於趙。漢南䜌縣,屬鉅鹿郡。晉省入任縣,石勒復置。南北朝後魏省入柏仁縣。隋置鉅鹿縣,屬趙州。唐置起州,州廢,復屬趙州,後改屬邢州。五代沿之。宋仍名鉅鹿,屬信德府。金仍名鉅鹿,屬邢州。元仍名鉅鹿,屬順德路。明仍名鉅鹿,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七里

唐山縣

上。古帝堯為侯時受封之國。商祖乙自耿徙於邢,始屬邢。周屬邢,後屬衛。春秋屬晉,名「柏人邑。」 戰國三家分晉地,乃屬趙。秦滅趙,置鉅鹿郡,沿縣名屬鉅鹿郡。漢仍縣名,屬趙國。南北朝、後魏改柏人為柏仁,屬南趙郡。隋仍縣名,屬邢州。唐改柏仁縣為堯山縣,仍屬邢州鉅鹿郡。宋省入內丘,尋復置。金改堯山縣為唐山縣,屬邢州。元仍縣名,屬邢州路,又省入內丘,尋復置。明仍縣名,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二里。

內丘縣

商邢地。周邢國。春秋屬衛,後屬晉,後屬趙。秦置信都縣,屬鉅鹿郡。晉陞縣為中丘郡,石虎改為趙安縣。南北朝後魏省入柏仁縣,尋復置。隋改為內丘縣,屬趙州,尋改屬邢州。唐仍縣名,屬邢州鉅鹿郡。宋仍縣名,屬信德府。金仍縣名,屬邢州。元仍縣名,屬順德路。明仍縣名,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七里。

任縣

周春秋時晉國張縣地。戰國入趙,一名渚陽。漢置任縣,屬廣平國。東漢仍縣名,屬鉅鹿郡。晉仍縣名,屬廣平郡。南北朝魏名任縣,屬北廣平郡。隋屬邢州。唐屬邢州、鉅鹿郡。宋屬信德府。金屬邢州。元屬順德路。明屬順德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五里。

順德府疆域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順德府疆域圖

順德府疆域圖

本府

按《畿輔通志》,「東至廣平府威縣界一百五十里,西至山西遼州和順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廣平府永年縣界五十里。

北至真定府柏鄉縣界一百里。

東南至廣平府

西南至河南彰德府武安縣。

東北至真定府隆平縣

西北至真定府臨城縣

東西廣三百二十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邢臺縣》:附郭。

按《畿輔通志》,「東至任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山西和順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沙河縣界十七里

北至內丘縣界三十里

按《邢臺縣志》,「東南至南和縣界二十二里,東北至任縣界二十五里。」

西南至山西遼州界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樂平縣界一百六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五里,南北袤五十五里。由縣治北達

京師一千里

沙河縣

按《沙河縣志》:「東至南和縣善下村界三十里,西至邢臺縣臭水村界一百四十里。」

南至臨洺鎮南中鋪界,三十五里。

北至府城九家鋪界三十五里。

東南至廣平府七十里

西南至河南彰德府武安縣,九十里。

東北至任縣六十里

西北至山西遼州,二百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里,南北袤四十里有奇。由縣治北至順德府三十五里,又北達

京師九百五十里

南和縣

按《南和縣志》:「東至平鄉縣柴村界三十五里,西至邢臺縣大賢鋪界二十里。」

南至廣平府永年縣朱家莊北沙岡界,二十里。沙岡道旁有井。井以東北十六步為永年縣界,井以西北六十步亦為永年縣界。北至任縣台南村界二十三里。

東南至

西南至沙河縣,四十里。

東北至鉅鹿縣,九十里。

西北至內丘,縣九十里。《縣志》不載四隅,從《縣圖》得其三,而東南闕。東西廣五十五里,南北袤四十三里。由縣治西至順德府四十里,北達

京師九百五十里

平鄉縣

按:《畿輔通志》,東至廣平府威縣界六十里,西至南和縣界四十里。

南至廣平府雞澤縣界十二里。

北至鉅鹿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四十三里。由縣治西北至順德府一百里,北達

京師一千里

廣宗縣

按《廣宗縣志》,「東至廣平府威縣界二十五里,西至平鄉縣界五里。」

南至山東丘縣界,五十里。

北至鉅鹿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廣平府威縣界二十五里。

西南至廣平府曲周縣界二十五里。

東北至廣平府威縣界五十里。

西北至鉅鹿縣二十里

東西廣三十里,南北袤九十里。由縣治西至順德府一百二十里,北至

京師一千里

鉅鹿縣

按《畿輔通志》,「東至廣宗縣界二十里。」

西至任縣界三十里

南至平鄉縣界十八里

北至真定府寧晉縣界五十里。

按《鉅鹿縣志》,「東南至廣宗縣三十五里。」

西南至南和縣九十里

東北至真定府南宮,縣六十里。

西北至真定府隆平縣六十里。

東西廣六十里,南北袤六十五里。由縣治西南至順德府一百二十里,北至

京師九百五十里

唐山縣

按《唐山縣志》,「東至真定府隆平縣界十里,南至任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內丘縣界二十里

北至真定府柏鄉縣界十八里。

東南至真定府隆平縣界二十里。

西南至內丘縣界三十八里。

東北至隆平縣界十四里。

西北至臨城縣界十八里。

東西廣五十里,南北袤八十里。由縣治西南至順德府八十五里,北達

京師八百五十里

內丘縣

按《畿輔通志》,「東至唐山縣界十五里。」

西至山西樂平縣界,二十里。

南至邢臺縣界十五里

北至真定府臨城縣界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六十里。由縣治南至順德府五十里,北達

京師九百五十里

任縣

按《任縣志》,「東至鉅鹿縣界四十里。」

西至邢臺縣界十里

南至南和縣界五里

北至唐山縣界,二十五里。

東南至平鄉縣五十里

西北至內丘,縣六十里。

東北至隆平縣六十里

西南至沙河縣,六十里。

東西廣六十五里,南北袤三十里。由縣治西南至順德府四十里,東西達

京師八百七十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

《後趙右侯張賓》云:「依山憑險,形勝之國。」

《郡志》:「西倚太行,東跨漳水,洺河經其南,層岡鎮於北,為四方八達通會。」

《王祖源記》:「廣衍平曠,為百戰之場。太行蜿蜒,適居斷麓,可據可守。」

邢臺縣:附郭。

沙河縣 鳳山雄峙於北,狼溝環繞於東,《南和縣 》東連鉅鹿,西枕龍岡。

《平鄉縣 》「落漠流歸於陸澤,濁漳源本乎鳩山。《廣宗縣 》東南有洺水,西北是漳河。」

《鉅鹿縣 》《廣阿》紀神禹疏水之功;《棘園》留項王陳師之蹟。

《唐山縣 》「北擁堯山,南襟泜水,東臨漳滏,西阻太行。」

《內丘縣 》「鵲首高而諸峰羅列,龍騰闊而九水合流。」

任縣 「西望而太行聳翠,東瞻則陸澤瀦靈。」

順德府星野考[编辑]

分野

《郡志》:順德府,《禹貢》冀州之域,星分昴宿,自胃四度至畢六度。

按《邢臺縣志》:順德,趙地。漢元帝二年五月,客星見昴。占:天下有妄言者。鉅鹿都尉謝君男詐為神人,論死。晉成帝元和七年十一月,熒惑守胃昴。八年七月,熒惑入昴。占曰:「趙有兵不安。」 是年石勒死,國亂。則順德為昴宿,顯驗不爽。

順德府山川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邢臺縣附郭。

仙翁山 縣西北三十里。唐仙張果嘗息其上,唐元宗因封山曰「仙翁。」

雷公山 縣西北四十里。

馬鞍山 縣西南十里,以形類馬鞍,故名。山腰有洞,可容千餘人。兵戍防秋,常屯於此,為邢重地。

百花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

石婆山 縣黃寺前。兵憲陳大賓建,洞其上,名曰「碧雲。」 按《邢臺縣志》,名「龍山。」

三尖五平山 縣西北。按《畿輔通志》名鼎梅山。紫金山 ,縣西,元劉秉忠、張文謙嘗讀書於此。夷儀山 ,縣西一百五十里,道通襄國,春秋遷邢於夷儀,即此。

石梯山 縣西五十里。其路陡如梯,故名。百巖山 縣西北一百里,其山峻極多巖。石門山 縣西南九十里。石勒遣季龍據二門,即此。

天紅山 縣西一百三十里。石色多紅,故名。老翁山 縣西南百里,一峰聳絕,狀如老人云。子母山 縣西百里。狀如婦抱小兒者,又名「孩兒山。」

八盤山 縣西北一百四十里。自麓至巔,旋繞八級,故名。

夫子巖 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可避風雨。相傳孔子周流至此,故名。

貨郎神 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得名無考,有兵防口。

莊兒角 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有兵防口。馬嶺 縣西北一百六十里,內居民千家,山勢頗險,道路崎嶇,中有平坦處,約容三五百人。有澗溝深二十餘丈,名曰「鬼谷溝。」 此即龐涓夜渡處,有兵防口。

黃榆嶺 縣西南一百八十里,石徑盤旋,形險道衝,山西人畜往來,有兵防口。

清風嶺 縣西南一百八十里。山勢高聳,盛夏無暑氣,澗水通流,有兵防口。

支鍋山 縣西一百八十里。山形三嶺並起,如支鍋之狀,故名。有兵防口。

露蘿嶺 縣西一百八十里。得名無考,有兵防口。

腰水寨 縣西南一百三十里。上高峻平闊,止一徑可通。山腰有水,故名。

香爐寨 縣西一百里。山勢峻絕,一徑可通,狀如「香爐。」 按此二寨皆昔人避兵之處。

鹿城岡 縣西北三十里。

龍岡 縣西北七里,一名「石井岡。」

石佛、仙翁二洞 俱在縣西北,內有石人,肖佛、仙云。

封山 :在府西二十里。此以下《府志》未載。孤山 在府西三十里。

清城山 :在府西五十里。

牛洞山 :在府西五十五里。

考證

老薛山 在府西,與牛洞山。按《通志》作老雪山。龍尾山 在府西六十里。

薛村山 :在府西七十里。

翠陽山 在府西八十里。

《牛心山 》,離翠陽山十里。

巨山 ,在府西一百里。

婆婆山 ,在府西一百五十里。山腰有水如線,人聽之,乍鳴乍寂。《通志》作皤皤山。

米花山 在雷公山西二十里。

凌霄山 在米花山西十里。《縣志》作「陵霄山」 ,又謂徑路崎嶇,山上寬平。

溫居山 :在米花山西北四十里。

滹沱山 :在府西南七十五里。

栲栳紅山 :在府西南七十五里,旋繞難登,俗名「小西天。」 建有碧霞元君祠。歲三月,香火之盛如泰山。

風門山 在府西南四十里。冬夏多風,故名。龍門山 ,在府西南六十五里。

水門山 :與龍門山相近。

又百花山 ,由紫金山又東有山,亦名「百花山」 ,石色青白,有類於花。

關門山 :在府西南六十五里。

黃谷巖 在府西七十里。

中巖 接黃谷巖

秦王嶺 在府西北一百四十里。

焦山嶺 在府西南七十里。

廣陽洞 ,在府西一百二十五里。世傳有仙居此。崖上石隙中有水映日光,如蜂飛,如絲垂。崖下有方井,井有小泉不涸。崖西山乳形如傘蓋雲羅,可以坐臥,舊名「慌慌洞。」

五馬寨 在府西一百里外。

「鐵筆寨 」 接「五馬寨。」

陽臺寨 在府西七十里薛村山。

馬莊寨 ,距陽臺寨三里。

西陽寨 在府西溫居山。

韓信寨 ,在西陽寨南。

方山寨 在府西南七十里。

王保寨 在府西南,接夷儀山。

牛家峪 ,在府西南六十里。

《五塔腦 》自清城山又五里為「五塔腦。」

「牛心腦 」 《馬嶺口南》為「牛心腦。」

令公腦 自石佛、仙翁二洞,又東為方山寨、焦山嶺、關門山。令公腦,世傳楊業屯兵於此,在縣西南六十五里。

桃樹坪 與支鍋石相聯。

《西坡 》在凌霄山下。

玉霞川 ,縣西二百里,時有霞色,赤白相間,瑩若玉霞然。

七里河 縣南,一名「洺河。」 源出清風嶺,下注百泉,東至河會村,入南和縣界。

牛尾河 縣城東北二里,又名響水河。上通達活泉、野狐二泉,東南黑龍潭等閘水下流亦可入河,共注於大陸澤。嘉靖三十七年,知縣何岑奉府檄取九縣人夫,興工挑濬,自響橋抵蓮花泊河,寬五丈,深三丈,可通舟楫往來。又建石閘九座,由蓮花泊通穆家口,達臨清等處。年久為山水淤沒,淺狹非昔。

百泉 縣東南八里。自平地湧出,泉脈甚多,下流灌田數百餘頃,蓋灃水上源云。一名「渦水」,又名㴲水又名「鴛鴦水。」珍珠泉 與百泉連,水湧出如珠然。

達活泉 縣西七里。郡守劉應節疏通為閘,以時蓄洩水利,自茲大泉深丈許,渟滀漫流,源遠而水緩,色青而流長,周圍百步,觱沸不竭。野狐泉 縣西北十里,下流與達活泉合,二水相交,故名。又曰「鴛水」 ,出營頭村石崖下,蓋玉泉伏而再見者。下流與達活泉合,時有時無,出隱不定。

「玉泉 」 馬鞍山下,水湧出若玉。明兵備陳大賓疏治為池,建亭其上。

馬跑泉 縣西百里。相傳穆將軍與吳兵交戰,人馬俱渴,馬跑之得水,故名。

黑龍潭 縣東南九里。深不可測。相傳有黑龍潛焉。遇旱禱雨輒應。

文淵井 在府學內

《聖井 》仙翁山下,俗傳果老指此為井,掘之得水。

太嘗井 縣西三十五里。世傳趙襄子為太子時,嘗獵於此,人馬俱渴,乏水,因禱於天,以矢卜之,遂得其泉,深三十丈。襄子嘗之,故名。

《聖水盆 仙翁山》,水無源。取之不涸,停之不溢。

故名

金泉 在府西四十里馬鞍山南。此下水、《府志》皆不載。野河 在府西北五十八里,分合七十二道。《漢書》:「邢國西山,渠水所出,東北至任。」又有蓼水、馮水,皆東至朝平,入於陸澤。今皆無考,疑即野河焉。

白馬河 在府北二十里。上源百里外,自凌霄山水及與各泉會,潺湲有聲,至青山潛行於地。每遇山水暴發,衝沒民田,又時風起沙壅,如山如陵,近河田率不可耕,大為邢害。

竇王澗 府西南八十里。昔人屯兵之處。鬼谷溝 府西北一百六十里,馬嶺山下小石莊。古井 ,在縣城西。

水利附

珍珠隄 自百泉起,至樓下村止。嘉靖四十年,知府劉應節創開。

流珠隄 自前樓下村起,至後樓下村止。萬曆間,同知劉應科、知縣朱誥俱創開。

小龍泉堰 萬曆間,知縣朱誥建開。

河曲閘 自祝村起,至任縣十里止。嘉靖間,知府劉應節、知縣何岑建,今廢。

祝村閘 自小呂閘起,至河曲閘止。嘉靖間,知府劉應節、知縣何岑建。

先于閘 自高莊起,至任縣鐵爐村止,嘉靖四十一年知府劉應節創開。

永立閘 自東汪村起,至河曲村止。隆慶元年,知府費堯年創開。萬曆年間,知縣郝持、朱誥相繼重修。

張村閘 自吳家莊起,至祝村止。隆慶二年,知府鄧楚望創開,今廢。

武家莊閘 ,引狗頭泉水,分立東西二渠:東自小汪村起,至大賢閘止;西自黃家屯起,至張村閘止;東自小汪村起,至雙路村止;西自黃家屯起,至竹村閘止。隆慶四年,知縣耿鳴世開建百泉閘 ,自樓下村起,至沙河縣徐王村止,知府劉應節創開。隆慶四年,知縣耿鳴世重修翟村閘 ,自翟村起,至界家屯止。嘉靖間,知府劉應節、知縣何岑開創。

吳家莊閘 自張村起,至小呂村止,萬曆八年,知府楊邦憲開建,遂廢。

北關閘 自白塔村起,至王家莊止。萬曆九年,知府王守誠創建,又建水磨於此,故又名「水磨閘。」

大賢閘 「自景家屯起,至小戶村止,萬曆十年,知府王守誠開修。自大賢鋪起,至河曲村止,萬曆間知府張延庭、知縣朱誥開修。」

盛流閘 自樓下村西,由眾葦地。萬曆十五年,知府張延庭、通判陳九功建。

永澤閘 自河會村起,至河曲村止,萬曆十八年,知府張延庭、知縣朱誥創開。

黑龍潭閘 自小汪村起,至石井村止。萬曆間,知縣郝持、朱誥相繼開修。

明沙泉閘 自晉祠村起,至朱家莊止。萬曆間,知府王守誠創開,知縣朱誥重修。

晉祠閘 ,隆慶間,知府費堯年創開。萬曆間,知縣朱誥重修。

關家灣閘 創於萬曆年間。

溥濟閘 重建於崇禎七年。

永濟閘 即隆興閘,創自嘉靖間,知府劉應節,因水衝沒。萬曆間,改修興隆桶,崇禎間,改名「永濟渠」 ,闊一丈,長十里。

龍興閘 創於天啟年間,因康熙七年山水衝毀,重建於康熙八年,改名「重興閘。」 自河會村起,至南和縣井家莊止,渠寬一丈,長七里。

「廣闊」 閘 創於萬曆年間,因康熙七年山水衝毀,八年重建。自河會村起,至南和縣南豆村止,渠寬一丈,長三里。

小汪閘 嘉靖間,知府劉應節、知縣何岑創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